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个月,农历八月是秋季第二个月,故称仲秋。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在中秋节夜晚,蒙古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因为月亮是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的。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在广东东莞,当地有未婚男女在月下焚香燃烛祈求姻缘的传统。古时在东莞流传月老为媒的说法,家中如果有男未婚女未嫁,那么可以在中秋三更夜时,于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传说未孕妇女如果迎着月光沐浴,可以增加怀孕的几率。
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收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激情地载歌载舞。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山头塞尾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朝鲜族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在中秋节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找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