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通讯方法有:烽火传军情、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青鸟传书、黄耳传书、飞鸽传书、风筝通信、竹筒传书、灯塔等。
2、烽火传军情“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3、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4、飞鸽传书。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看看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全部的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1、蔬菜类,颜色较深的蔬菜含维生素B相对较多,例如西兰花、甘蓝、紫菜或者含水分较多的蔬菜例如白菜、青菜、生菜等。
2、肉食类中鱼、虾、蟹的精肉,还有牛肉、羊肉的精瘦肉,猪肉的里脊肉都富含维生素B,家禽类例如鸡肉和鸭肉中也富含维生素B。糙米、粗粮类等主食含有维生B,奶制品、乳制品中也都富含维生素B。
1、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2、贴窗花
在中国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3、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4、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1、准备要用到的材料:面条300克、西红柿1个、鸡蛋1个、盐1茶匙、味精1/2汤匙、香油1/2汤匙、老姜片1小块 、葱花1小段、香菜一颗、花生油1汤匙、酱油1/2汤匙、花椒粉1/2汤匙、柿子椒1/2汤匙、香菇一个。
2、准备工作做好后将西红柿洗净用刀切小块,鸡蛋打散倒入碗里,加入料酒和少量清水,葱、姜、香菜少许洗净切碎备用。
3、锅中放油烧热,入适量油,油8成热后,关火,将鸡蛋液倒入,将鸡蛋翻炒并切碎,不要炒过了,凝固后盛出。再给锅里倒入少许油,放入葱、姜炒出香味,加入西红柿翻炒至出汁,将汁烧得绸绸的,最后倒入炒好的鸡蛋,然后加入适量热水煮一下,放入盐、鸡精,香菜。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辣椒或者别的调料。(另外告诉你们一个小妙招:炒鸡蛋时加入少许水,炒出的鸡蛋比较嫩,面条一定要单独煮,这样吃起来比较清爽。不喜欢吃生姜的可以不放,只用葱炝锅一样美味。)
4、另取一锅加水烧开,放入面条后煮二三分钟,将面捞出过冰水后沥干些水份,倒入碗中,将浇头盛在面上即可。同时你也可以加入少量盐翻炒几下关火,面条沥水分,盛入碗里,把炒好的西红柿浇在面条上面,撒葱花即可。无论哪一种做法做出来的面都一样的美味可口,可以今天吃这一种,明天吃另外一种哦。
1、高中文科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当然也以物理、化学、生物为辅。
2、文科生高一、高二课程: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学,高三课程(文科):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政治。
3、文科生高二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一考,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高三毕业参加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文科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其中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统一考,即文科综合考试。
4、高考文科6月7日上午9点先考语文,2个半小时,下午3点考数学,2个小时,7号上午9点考文综,2个半小时,下午3点考英语,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