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日削月割、日新月异
2、日就月将、日湮月塞、日富月昌
3、日滋月益、日陵月替、日往月来
4、日堙月塞、日东月西、日程月课
5、日引月长、日锻月炼、日居月诸
6、日省月试、日征月迈、日升月恒
7、日省月修、日渐月染、日销月铄
1、形容祖国山河的成语: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地大物博、江山如画、大好河山、波澜壮阔、名山大川。
2、风光旖旎、山光水色、锦绣山河、壮丽山河、锦绣中华、。
3、千山万水、绿水青山、巴山蜀水、山明水秀、气壮山河、锦绣河山、青山连绵。
1、鼠目寸光
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2、牛刀小试
解释: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3、虎背熊腰
解释: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4、兔起凫举
解释: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5、马不停蹄
解释: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1、九牛一毛、汗牛充栋、吴牛喘月、牛毛细雨、牛山濯濯、对牛弹琴。
2、庖丁解牛、牛郎织女、牛头马面、牛鬼蛇神、钻牛角尖、牛刀小试。
3、鸡口牛后、牛高马大、吹牛拍马、鞭打快牛、气冲斗牛、服牛乘马。
4、目无全牛、牛角挂书、牛衣对泣、蹊田夺牛、泥牛入海、犀牛望月。
5、牛溲马勃、老牛舐犊、多如牛毛、牛黄狗宝、以羊易牛、牛骥同皂。
缺衣少食。因为缺少1和10。意思是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出自:明-李贽《焚书-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