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炒芦荟。芦荟200g、油 1汤匙(15ml)、盐 1茶匙(5g)、白醋 2茶匙(10ml)、白砂糖 1茶匙(5g)、熟芝麻适量。芦荟去外皮取净肉,切成小条,用开水迅速氽烫,沥干水分。大火加炒锅中的油,把芦荟条入锅爆炒1分钟。调入盐、白砂糖和白醋炒匀即离火。装盘后,撒熟芝麻即成。
2、凉拌芦荟。材料:新鲜芦荟叶3厘米,海蜇皮20克,小黄瓜3厘米,加入麻油的醋3匙。做法:将芦荟叶用开水烫过,切成可看到果冻的圆形;用水将海蜇皮的盐分去除;黄瓜切成丝。再将上述材料摆放盘中,淋上调有麻油的醋,即可食用。
3、芦荟炒肉丝。主料:芦荟。辅料:猪里脊。调料:盐、水淀粉、豆瓣酱、白糖、葱、姜、蒜。做法:将芦荟洗净切成细丝、猪里脊切成丝,加入水淀粉、酱油搅匀;坐锅点火,倒油放入葱、姜、蒜、猪肉、豆瓣酱、芦荟翻炒,加入白糖、盐、鸡精即可。
1、芦荟药用部位是割取植物的叶片,收集流出的汁液,熬膏冷却入丸剂。苦寒、归肝、大肠经,有泻下、清肝、杀虫作用。芦荟苦寒降泻,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火、除烦热,可用于舌红苔黄之热结便秘,兼心肝火旺、烦躁失眠等症,常与朱砂同用。
2、芦荟有比较好的清肝火作用,同时又有除烦之功,可用于治疗肝经热盛导致的便秘、尿痛、烦躁易怒,常与龙胆草、栀子同用。芦荟本身有杀虫之功,可用于小儿虫积腹痛,可跟其他驱虫药配伍使用。胃热上攻会导致皮肤晦暗、起斑,所以美容作用也是通过泻下来完成的。
1、原料:食用芦荟600克、水果丁15克。
2、调料:柠檬4片、白糖50克、醒目苹果味饮料600毫升。
3、芦荟改成11厘米长的段,削去外皮后切成长条,放在流水下冲掉大部分粘液,控净水分。
4、芦荟条纳入盆中,加入醒目饮料300毫升浸泡半天,祛除粘液之后控净汁水。
5、剩余的醒目饮料加白糖,柠檬片调匀,倒入芦荟条中,覆膜后放入冰箱冰镇一天。
6、取出泡好的芦荟条装盘,点缀水果丁,薄荷叶,浇入少许原汁即可上桌。
1、土壤选择:土壤的选择比较重要,要是过于板结会使根部难以呼吸,进而发生腐烂。要是选择过于沙质的,又会使水分和养分流失掉,使它生长不良。可以在一般土中加上砂砾和草木灰,这样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也具有排水效果。
2、施加水分:虽然它的叶片比较的宽大,但是里面储存了大量的水分,并且表面还含有一层蜡质,具有极强的抗旱性,水分施加不需要太多。夏季每周浇两次水就可以,冬天可暂停施水,每次的水量也不能太多。
3、施加肥料:在补充养分时用量不需要太多,稍微过量就可能会导致烧苗。种类最好是选择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料,可以搭配无机肥一起使用,生长季注意补充,生长缓慢时可以暂停。
4、光照补充:它喜欢在光照较好的地方生长,但是要避开强光的暴晒,春季和冬季应该增加光照的时间,到了夏季和秋季就该保持半光照射,进行适当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