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小裂口的粘补,真皮服装上出现微小的裂口时,要把裂口处平铺在案台上,在裂口中涂上丙烯酸树脂,然后把裂口对齐,用吹风桶烘干,待烘干后,裂口就无处可寻了。
2、较大破口的粘补,真皮服装上出现较大破口时,先将破口处平展在案台上,取一块比破口略大一些的元纺衬,从开口处放入垫在破口下面铺平,然后将皮革粘合剂涂入破口中,再把缝口对齐整齐。并在破口上面垫一层棉布,用熨斗压烫定型,当革面平整后将垫布取下,用吹风桶烘干。如有痕迹可用同色色浆涂盖,达到看不出破损痕迹为原则。如将整件服装进行涂饰,破损之处就找不到了。
1、步骤:首先打开手机的【设置】,然后点击打开【系统应用】;在【系统应用】中选择【电话】;点击【骚扰拦截】;点击【黑名单号码】。
2、在该名单中可以看到被拦截的号码,点击下方的【编辑】按钮,将需要移出的号码选中点击【加白】或者【删除】即可移出黑名单。
1、材料:粳米500克,糯米粉1500克,核桃20克,西瓜子仁20克,红豆沙500克,白砂糖400克,香精3克,食用色素2克,玫瑰花5克
2、将豆沙,白糖200克,镶粉(粳米、糯米粉)500克,拌和成豆沙馅心。
3、白糖200克熬成糖油,然后与镶粉1500克,香草香精水一起炒和擦透。擦粉时须搀一些水,擦成干潮适中的糕面。
4、将擦好的糕面静置几小时待其浸润,然后分成3块,一块染红,一块染绿,一块本色。
5、每块糕面用细绷筛筛成细粉,除去粗粉块,将白糕粉做底铺在长方形木格底层,
6、上面铺一层豆沙馅心,再铺上一层绿色糕面,上面再铺上另一半豆沙馅心,最上面铺上红色糕面,在表面撒上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即成5层不同颜色的重阳糕生坯。
7、将糕坯放在笼中,用旺火蒸约25分钟即熟。
8、糕成熟后,覆盖在清洁的板上,待冷却后再翻过来,用刀切成小梭子形块60块装盘。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大部分孩子成绩优异。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对偏旁部首的认识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但有3——4人因身体原因及习惯不良,需再加强写字习惯的督促。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既复习了学过的字,又巩固了拼音,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2、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3、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4、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默写声母、韵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5、笔画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
6、识字
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7、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