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 ,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3、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 ,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1、唯物论,唯物论解决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说明世界是物质的。
2、辩证法,辩证法是解决这个物质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3、认识论,认识论解决的是人是如何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
4、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则是阐明了人类社会的规律和人的本质、价值、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
1. 搜索“西北民族大学”即可找到西北民族大学官网,点击连接,打开,进入官网,向下拉,即可看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及形势与政策六个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及选修课。各教研室协作精神良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感强、教学成果良好。学院现有教职工50名,46名为专任教师,4名为行政管理人员。教授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副教授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合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讲师共有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助教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具有博士学位有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硕士学位24人,占总数的52%,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本科学位的有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在读博士有8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学院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等。
3.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伦理学(010105)◆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六个研究生专业。
4. 各专业培养方案包含一、学科概况二、培养目标三、研究方向四、学习年限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课程计划见附表)六、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七、学位论文
阅读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2、马克思:《资本论》3、列宁:《列宁选集》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卷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6、《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大学出版社7、李衍柱:《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史纲》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材料选编》学习出版社9、《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0、《解放思想史话》中央编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