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大型分析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观察各种固态物质的表面超微结构的形态和组成。
2、所谓扫描是指在图象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对图象象元扫掠的工作过程。它与电视一样是由控制电子束偏转的电子系统来完成的, 只是在结构和部件上稍有差异而已。
3、在电子扫描中, 把电子束从左到右方向的扫描运动叫做行扫描或称作水平扫描, 把电子束从上到下方向的扫描运动叫做帧扫描或称作垂直扫描。两者的扫描速度完全不同, 行扫描的速度比帧扫描的速度快, 对于1000条线的扫描图象来说, 速度比为1000。
4、扫描电镜成像过程与电视成像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 而与透射电镜的成像原理完全不同。透射电镜是利用成像电磁透镜一次成像, 而扫描电镜的成像则不需要成象透镜, 其图象是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逐点形成并在镜体外显像管上显示。
5、二次电子成象是使用扫描电镜所获得的各种图象中应用最广泛, 分辨本领最高的一种图象。我们以二次电子成象为例来说明扫描电镜成象的原理。
6、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最高可达30keV, 经会聚透镜、物镜缩小和聚焦, 在样品表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能量、强度、斑点直径的电子束。在扫描线圈的磁场作用下, 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顺序做光栅式逐点扫描。由于入射电子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将从样品中激发出二次电子。由于二次电子收集极的作用, 可将各个方向发射的二级电子汇集起来, 再将加速极加速射到闪烁体上, 转变成光信号, 经过光导管到达光电倍增管, 使光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又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并将其输送至显像管的栅极, 调制显像管的亮度。因而, 再荧光屏上呈现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反映样品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象。
7、在扫描电镜中, 入射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和显像管中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是用一个共同的扫描发生器控制的。这样就保证了入射电子束的扫描和显像管中电子束的扫描完全同步, 保证了样品上的“物点”与荧光屏上的“象点”在时间和空间上一一对应, 称其为“同步扫描”。一般扫描图象是由近100万个与物点一一对应的图象单元构成的, 正因为如此, 才使得扫描电镜除能显示一般的形貌外, 还能将样品局部范围内的化学元素、光、电、磁等性质的差异以二维图象形式显示。
1、首先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接着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这是为了使光源更好的与物体接触,方便呈像 ,使图像更清晰,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较亮的视野再停止。
3、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这样可以使图像更加清晰。
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从旁边看着,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这就是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乾陵的墓道口。
2、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中央对《乾陵发掘计划》作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之后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
1、在抖音看到喜欢的短视频,在短视频的右下方有转发的小图标,点击小图标,对视频进行操作。
2、页面下方弹出提示的操作栏,可以看到“转发”,点击转发。
3、点击转发之后,可以在输入框编辑好自己想要发表的文字,随短视频一起点击右下角的发送。
4、发送之后,可以看到,抖音的页面显示出“转发成功”的消息。
5、最后,可以在抖音的“我”-“动态”内查看到我们刚刚转发的短视频。
1、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荣誉象征,中国的国旗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诞生,是56个民族的结合精神,所有的国民都要明白国旗就是中国的集体民族精神。升国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记住中国从建国以来的所有事情,作为一种提示的作用,不忘国爱国,要对国家做出贡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来自浙江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