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入先动员。在入园之前,向孩子讲述幼儿园里的事,使孩子充满向往之情,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
2、当送孩子到幼儿园后,如果条件允许,陪孩子玩一下他感兴趣的游戏设施,和孩子一起参观幼儿园,让孩子告诉你他(她)对哪个房子或树木之类的感兴趣。
3、提前让孩子的生活方式与入园后接轨。要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中午午休,三餐定时定量,学会自己吃饭、穿衣。要完成孩子独立大小便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入园之前,务必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心理准备
增加宝宝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父母提前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将幼儿园有趣的描述给孩子听。全家模仿幼儿园的游戏、上课情景。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
2、环境准备
家长可以抽时间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参观,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游戏活动,认识老师及小朋友,看看幼儿园里大型户外运动玩具,同时多让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区或是公园玩耍。
3、能力准备
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4、时间准备
要帮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
5、物质准备
提前预备开学用品,与孩子一同准备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选择一些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的衣服;软底鞋;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小背包,放置孩子个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壶等。
1、多描述细节。比如在孩子唱歌时,不能简单表扬说有进步,或很好,很棒。可以尝试从一些细节方面去描述,比如现在宝贝唱歌吐字更清晰,旋律掌握得更好了,且仪态站姿更标准了,相信孩子听着这些细节上的进步会高兴很多哦。
2、引导孩子思考。虽然表扬是为了鼓励孩子进步,但也要学会引导其往一个好的方向去思考,让他知道付出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好的结果必须要付出和努力。肯定表扬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问孩子,让他表述自己的想法。
3、肯定对其他人的影响。孩子之间更容易玩耍,当孩子做了有助于他人的事,我们也要及时肯定他的表现,比如宝宝之前做了好榜样,现在弟弟妹妹也会分享了,所以有时候自己做好一件事也会跟别人带来好的影响哦。
4、注重过程优于结果。结果总有好坏,但过程就是一种成长,家长对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时,即使旁边的人都夸他聪明能干,你也可以告诉他,宝宝你获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曾经的努力付出,而不是你的聪明,相信孩子听着会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