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健身 >对墙打羽毛球的方法
对墙打羽毛球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5-02-14 09:30:13

  (1)对墙打羽毛球的方法

  1、从最初的以转变正反手握拍练习开始,不断提升自己击球稳定性,握拍转换的熟练度提升明显,原先只能对墙打不多个,直到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正反手轻打,球始终不掉,曾经无聊的数过至少1000个没掉过,正手打累了打反手,或是正反手交替打。

  2、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对于平抽挡的要求开始提升了,找不到人练习,对墙的平抽练习就显得尤为方便了。握拍基本以反手为主,拇指可以试着顶宽面和侧棱,来体验2者的差别。定点打网高的平抽需要一定的手腕和手指的发力协调,打过一段时间后,对于出球的高度和准度都会有明显的提升。期间可以尝试切放、停顿、轻打、重抽等等不同的手法。

  3、。击球的高度在门框以上,要不打不起来,手肘基本是始终抬着不下来的,因此如果是10分钟的正常练习,右手的三角肌的酸爽会让你连拍子也举不动。对高点轻打练习,小臂手指即可,手腕不要加太多力,要不控制不好落点和轻重。

  4、想要在低点位的抽球练习,发力是个问题,抽一米以上的位置还是比较容易的,现阶段是在80~90公分,据说高手的抽球控制在50公分左右,几乎是贴着地面了,没有一定的反手抽球的力量,球根本不会弹起来。大发力的抽球要借用手臂的外旋和拇指的顶侧棱的力量了。虽然还不能达到高手的水平,但是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5、有时还会对墙练习搓球,搓的高度控制在差不多网的高度,搓的球略有点小抛物线,超过高度弹下来继续搓,开始可能球会乱跑,慢慢会根据自己的意图走,注意搓球的功架一定要把住,反手搓球要简单很多。

  6、有时抽的手酸了,没事还会练习一些身后对墙接球,也是提升下球感。抽2个中间的,抽一个左手的,弹回来后右手身后接球。

  (2)羽毛球的几种发球方法

  1、发后场高远球:这种发球是单打中常用的发球,可以把球发到对方端线处,迫使对方后退还击,给对方进攻制造难度。发高远球虽然弧线高,飞行时间长,但由于离网距离远,球从高处垂直下落,所以后场进攻技术差的对手较难下压进攻。

  2、发平高球:球的飞行弧线虽然较低,但对方仍然必须退到后场才能还击。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快,对方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对策,回球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发平快球(或者平高球)和网前球配合,争取创造第三拍的主动进攻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性发球,球速很快,如果作为突袭手段运用得当的话,往往能取得主动。但当接球方有所准备时,也能半途拦截,以快制快,发球方反会处于被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发平快球时,球的落点一般应在对方反手区,或直接对准接发球的身体,这样能使对手措手不及。

  4、发网前球是一种能减少对方把球往下压的机会的技术。发球后双方就会立即进入互相抢攻状态。如果把球发到前发球内角,球飞行的路线就较短,可以避免对手进攻自己后场位置。如果发球到前发球线外角,就能起到调离对方,让他离开中心位置的作用。

  (3)羽毛球挥拍练习方法分享

  第一、挥拍练习是羽毛球训练中最难也是最容易的一个项目。说它最容易,无论谁拿起球拍模拟击球,都可以算是在做挥拍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说它难,真的是很难很难。就我的理解,挥拍练习应该分为狭义和广义之说。所谓广义,即拿起球拍所做的无球挥动训练,都可以称之为挥拍练习。所谓狭义,则特指后场高球的挥拍练习。无论广义和狭义,挥拍练习都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在你要协调发力,很不容易在你要科学、合理、高效、有节奏感、还要优雅优美等等。岂是三句五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第二、挥拍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好的,必须有长期坚持,不断修正,动作逐步进化的这个意识。挥拍练习要有镜子,最好能隔段时间录像修正。要是能找到专业的教练指导最好。但又不能迷信教练。

  第三、我们这里讨论挥拍练习,特指狭义的,就是偏后场的上手球挥拍,以后场的高吊杀挥拍为主。我以为,后场高球的挥拍练习,是所有羽毛球技术中最根本最关键也是最难掌握的。它的训练动作是否正确,发力是否协调,最关乎或者说根本直接的关乎着这个人将来技术水平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第四、首先,球在不同的部位,我们的挥拍方式肯定是不同的。主动击球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侧身,即侧身后大臂平面基本与球网垂直,甚至可以稍微再大一些,这时候,则要求你的架拍拍面与球网平行。开始引拍的时候,拍面是直接切到左肩背后基本与背部平行的。之后在转体的过程中,拍面与背平面的角度逐渐加大,到90度(右肩正后)或稍大于90度(右肩正后再偏体外一些)时,即进入所谓的“发力轨道”,也就是进入挥拍击球阶段。

  第五、无论是主动击球还是被动击球引拍时,握拍的手背平面和球拍的拍面平面以及大小臂的臂平面最好“三面合一”。“三面合一”的好处在于生理结构合理不容易产生伤病、引拍阻力小挥速很快、挥拍击球瞬间小臂内旋充分。尤其到了一定熟练境界,后场出球瞬间隐蔽性极强,动作一致性非常高,出球质量自然不用说也非常高。“三面合一”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在任何角度下,都可以从人体生理学上实现。“三面合一”是后场挥拍练习的最关键所在,是动作进化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六、大小臂之间的角度、大臂与身体的角度、小臂与中杆的角度,基本遵循这样的规律:主动类球、控制类球角度一般尽量小一些,一是容易借助到身体的力量,二是隐蔽相强。被动类球、力量类球角度则尽量大一些,一是挥拍时间短击球速度快,二是容易借助到身体的刚性能量。当然这里也有矛盾的地方,比如重杀的时候,身体往往压缩较大,各种角度相对都小。快吊的时候也是这样,虽然是控制类球,却各种角度都大。这些特例其实并不影响一般规律,各自体悟其中道理。

  第七、关于正正手、头顶和被动正手三类球挥拍练习时的细节。后场高球根据球在身体前方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正正手、头顶正手和被动正手三种。正正手一般情况下,击球点在1点到2点之间,这时架引挥拍相对是最自然的,你的身体可以充分打开,即侧身充分,也可以稍微侧一些,只要调整好左右脚的位置,保证重心稳定,一般高吊杀都可以打得很准!

  第八、挥拍练习时脚下的技术细节。做正正手挥拍练习的时候,重心要在左右脚之间转换,即右脚蹬转,落到左脚后挥拍,一般左右脚不前后交叉。但是实战中则一般是要交叉的;如果做被动正手挥拍练习的时候,左右脚最好不要懒惰,有两种步伐可以交替训练,一是中国跳,二是左右脚前后交叉;至于头顶球挥拍练习,我的经验是最好左右脚也能前后交叉,做这样的训练,与将来带球训练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第九、重拍与轻拍的交替使用。很多人疑惑是否用重拍挥拍训练,我的体会是这样的:在自己的动作还没有基本定型,或者说整体发力还不是很协调的时候,上手球挥拍训练最好不要使用重拍,但下手球,如正反手的挑啊、抽挡啊等等,可以适当使用重拍练习。如果觉得自己的正手挥拍动作非常协调,鞭打发力的感觉很好,身体的力量可以充分释放出来之后,我建议就可以适当的拿起重拍挥拍练习了,这样一定是事半功倍。

  第十、正手和反手,左手和右手挥拍练习的几大好处。我坚持并倡导正反手左右手同时进行挥拍练习,即使你可能很少用非主持拍手打球,但这样的训练还是有很大的好处:一,保持身体左右的平衡,肌肉的均衡锻炼,防止一侧过度劳损,同时其实对身体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二,主手(正手)可以成为副手(反手)的老师,副手(反手)可以进一步印证主手(正手)的科学程度和“含金量”;三,因为副手一般是从ABC开始的,可以反校正主手的很多其实不被你意识到的形成习惯的错误信息,有勘误之内在功能;四,正反手和左右手挥拍练习,对下肢力量的训练和身体整体平衡会起到良好重要的作用。

  (4)怎样打羽毛球才有力

  1、放松:就是打球之前,身体一定要放松,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这个放松中,最主要的是手腕的放松,手腕放松了,手指自然也会放松,拍子不会握得很紧,这样在挥拍过程中,动作才能不僵硬,才能做得到位。除了手腕的放松,身体也要放松,胳膊不要象跟棍子一样举得很直,那样挥拍动作就难以到位。腰部腿部都要放松,绷紧了就难以发出力气来。

  2、加速挥拍:挥拍的动作必须是一个突然的动作,挥拍的过程是个加速挥动的过程,要有爆发力,不能慢慢地挥出去。挥出去的越快,对球的击打力量就越大。